朋友您好!
我是黄欣杰博士(Dr Clement Ng)博士,TCM and You的创始人。
预防是改善健康的重要关键,我将不时提供有关健康领域最新发展的最新情况,以及我们需要做些什么来减轻天气变化可能引起的健康问题。本文从中医角度,概述对皮肤疾病、消化系统问题、头痛等疾病的预防提示及建议。网上现场介绍将于2022年5月24日,星期二,晚上7点30分(新加坡时间)举行, 请点击注册参与。 https://forms.gle/JJMTPZSvvx4Dnj3U9
自2022年4月26日以来,那些来自新加坡的朋友们,我们的生活活动已基本恢复到大流行前的水平,只是需要在密闭环境中佩戴口罩,这让在新加坡居住的人们感到欣慰。我相信,口罩戴了两年之后,它已经成为了我们的一部分,我们中的许多人都习惯把它戴在脸上。
当前,全球部分地区疫情仍在持续,飞机也已开始飞行,请大家继续戴好口罩,注意个人卫生,以防止可能的感染。
在我很多的课程内有提到,疫苗在你在不小心感染病毒后,减低其伤害;疫苗并不可以让你不染病。对于“新冠肺炎”,我提出的总体健康管理原则仍然是“预防”,这是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夏天的开始
2022年5月5日,北半球将迎来第七个节气“立夏”,位居北维一度的新加坡也将进入新加坡独有的夏季,其特点是炎热、潮湿和雷阵雨的气候。在我的中医药膳课堂上,虽然很多人都声称新加坡没有季节性变化,但以下图表显示新加坡确实有气候趋势,而我们身上的症状会随着天气的变化而有显著的反应。
对于那些有湿疹、皮疹、尿路感染等症状的湿热体质类型的人,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必须小心注意预防出现这些症状。除了这些常见的皮肤病,在高温、高热、高湿的影响下,容易出现烦躁不安的症状,在此期间,头痛、消化系统疾病等症状也会更加频繁发生。
脾胃病
湿热是这一时期流行的致病因素之一。随着天气越来越热,大多数人开始喝冷饮和降温的东西,人们通常会出现食欲不振、腹泻和胃酸反流。
从中医药膳饮食养生的角度来看,最好多食用清热利湿的食物,如粥和汤,有助于解渴,促进机体液体分泌,解热,滋补身体, 如西瓜、苦瓜、梅子、草莓、番茄、黄瓜、绿豆等。这些都具有一定清热、消暑、利尿作用。
立夏后吃早上起床喝一杯温姜水,可缓解暑热带来的疲乏力、厌食失眠等症状,同时,适量吃姜还可开胃健脾、增进食欲,防止肚腹受凉及感冒。
头痛
在这段期间,高温、潮湿、雷雨和天气的突然变化常常诱发或加重头痛。再加上缺乏睡眠,情绪上、精神上的疲劳会引起头痛。在此期间,我们应该避免过度依赖药物。可通过适量饮水、忌食寒食、调整情绪、注意休息等辅助治疗来缓解症状。
皮肤病
炎热潮湿的天气有利于各种真菌和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此外,新加坡人普遍容易出汗,皮肤经常出汗和潮湿。如不及时擦净和保持干燥,真菌就会在我们的皮肤里滋生并引起皮肤病。在此期间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干燥。衣服、毯子、毛巾应保持清洁,并经常消毒。
心血管疾病
夏季与心气五行相对应,有利于心脏的生理活动,在此期间,注重保持心脏内脏系统的健康,有助于预防热和心血管相关疾病。虽然你最近可能更倾向于呆在家里,但保持精神饱满、精神协调、精神刺激,确保有规律的作息是很重要的。你可以考虑在网上学习一些健康养生的课程。
我将分享四个穴位包括三个的对人体重要清热排湿的穴位和一个舒缓心情、宽胸理气的穴位。同时介绍四道滋养心脏系统,清热祛湿的药膳。
指压按摩养生
- 极泉穴
- 极泉穴位于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是心经的重要穴位。按揉可以祛心脏的火毒,连续轻柔3分钟左右,最少一天一次。
- 曲池穴
- 位于肘侧面的凹陷处,属于大肠经。大肠经的湿浊之气聚集于此。可以在穴位上连续轻柔3分钟左右,感觉到酸胀,可以清热、祛湿。最少每天一次。
- 委中穴
- 位于腿窝的中心点上,属于膀胱经。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去湿通道,而委中穴便是这个通道上的排污口。所以平时在可以按揉此穴位,每次轻柔3分钟左右,最少一天一次。
- 内关穴
- 位于前臂内侧,手腕线以上2寸,在两根肌腱之间。穴位属于心包经。按摩这个穴位可以帮助维持心脏,缓解心痛、心悸和胸闷。按压按摩约3分钟,每天至少一次。
养生药膳食疗
- 苦瓜排骨汤:
- 【配料】苦瓜500克,排骨400克,葱段、姜片、盐适量。
- 【功效】清暑除热、明目解毒。
- 土茯苓薏仁羹:
- 【配料】土茯苓100g,薏苡仁50g,白糖适量。
- 【功效】清热利湿,解毒利尿。
- 红枣桂圆粥:
- 【配料】红枣10 克、桂圆25克,米100克,冰糖适量。
- 【功效】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 健脾益气茶
- 【材料】黄芪10g,枸杞5g,金银花10g,红枣5枚与生姜3片。
- 【功效】补气、清热、提升免疫力。
请把这文章发给他们,我们希望有更多朋友一起来学习保健养生方法。
感谢您成为我保健养生学习的一份子。 我期待与您分享中医养生保健知识与技术,
黄欣杰博士
修改于01/05/2022
注:
来自南半球的朋友们,请参阅我的文章《天气转凉了,要记得保温!》。https://tcmandyou.com/home/keepwarm-c/